由本報製作出品的美食特輯——“味力澳門”,今日(20日)起正式播放。特輯共五十集,以短片形式推介澳門美食,有本澳各區特色小食,又有本地老字號食店,乃至酒店星級餐廳,冀網羅其中。希望將澳門這座“美食之都”的無限“味力”呈現,讓居民、遊客更深入了解澳門美食。
第一集為《吳廷記糕餅小食》,去片......
冷糕曾叫夾餅,後因天時冷才有售而被改稱冷糕。
紅豆餅曾經有個美麗的名字——海棠餅
吳廷記以傳統小食紅豆餅和冷糕最受歡迎,不少遊客慕名而至。
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活艱難,店主吳先生選擇繼承父業,自小隨父親學做餅,帶着一門技藝,一做就是五十多年。雖然每天下午兩點多才開始賣紅豆餅和冷糕,吳先生和店員們每朝八點就忙於準備花生、芝麻、紅豆沙等材料,然後估算一天能賣出的份量,開始搓面粉。
店主吳國榮正專心搓麵粉,所有店員幾乎都做唔停。
冷糕一般只於11月至隔年5月有售,趁熱食口味最佳,因此成為上一代澳門市民的冬季暖胃佳品。吳先生坦言,當年一個下午三四小時內便可賣出四五十底冷糕,日日排長龍。
近年生意不及往昔,愈來愈多外來小食開始打入澳門市場,像冷糕及紅豆餅這種傳統小食漸漸淡出人們(尤其是年輕一代)的視野,很多人甚至連“冷糕”為甚麼叫“冷糕”也不知道。
一底冷糕出爐。據店主憶述,以前一個下午可賣出四五十底冷糕。
紅豆餅現做現賣,全部新鮮出爐。
吳廷記冷糕和紅豆餅屹立澳門超過半世紀,歷經時代變遷,從葡國統治時期的流動經營至後來拿到固定牌照,換過幾個舖位,唯一不變的,是他們對製作糕點的一份執着。吳先生強調,他們的紅豆餅和冷糕都是即場製作,保證新鮮;而冷糕更不用油,健康而不膩。
吳廷記的顧客除了街坊之外,也有不少外地遊客。
更多閱讀: